第六十八輯.第三期(Open Access) - 2022-09-30

編輯的話

Words from the Editoral

作 者:
陳伊琳 / Yi-Lin Chen
關鍵字:
/
  • 摘要
  • 英文摘要
  • 參考文獻
  • 全文下載
請至參考文獻處檢閱。

  本刊2022年第三期收錄三篇學術論文及一篇書評。

 

  第一篇文章〈歷史教學中的現在主義:歷史哲學與教學取向的釐清〉為課程與教學領域論文。歷史教學背後預設了不同的歷史哲學立場,這潛在地影響歷史教學的不同取向與目標設定。現在主義(presentism)這個對於歷史與「現在」之關係的獨特歷史哲學觀點在歷史學中經常被視為貶義詞(視同「時代錯置」),然而,細究史學家對此觀點其實各有支持者與反對者,對於現在主義的評斷尚未有定論,甚而有折衷派的出現。對於現在主義的正、反立場不僅影響史學家的歷史研究與書寫方法,也反映在歷史教育工作者的教學取向上。就後者而言,歷史教育者是否察覺自身對於現在主義與歷史學科本質的看法?透過國立臺北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宋佩芬教授帶領我們走過反對派與支持派的學者們(包含史學家的觀點與歷史教學者的觀點)關於現在主義的辯論,在瞭解不同的歷史哲學觀導引出迥異的史學研究與歷史教學取向之後,這有望幫助現場教師做出知情的(informed)、有意識的歷史教學取向選擇,並得以看見臺灣歷史課綱中立場的轉變痕跡。

 

  第二篇文章〈學制改革的地方視角:晚清癸卯學制實施後福建中小學教育的發展〉屬於教育史領域論文。清末各式改革如火如荼推出,學制改革也不例外。學制改革是相當嚴峻且牽涉廣泛的社會工程。尤其這種從中央「由上而下」的政策頒布(上有政策)能否在地方順利推行與落實,其成敗很大程度上繫於地方的行動力與配合度,包含地方現實條件與資源的到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周愚文教授此篇論文便以癸卯學制(西學制)的推行為例,從福建省地方視角審視該學制實施後西式中小學的實際推行與發展狀況,探討規劃(理想)與實施(實務)的落差、地方遭遇的困難與所生問題(下有對策),繼而分析影響因素。最後,秉持以史為鑑的精神,本文提出對日後改革推行的借鑑與警惕,強調中央須積極協助地方改善其主、客觀條件,以利於教育改革政策的推行。

 

  第三篇文章〈以「子貢問答」重探孔子的教學理念〉屬於教育哲學領域論文。《論語》在書寫表達形式上別具特色,大量採取師生問答與對話形式而做。然而這種問答形式究竟與蘇格拉底式對話法、柏拉圖對話錄形式有何差異?有何特出之處值得為今日教育帶來啟示?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徐聖心教授這篇論文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子貢問答」為主要考察對象與例證,就問答形式與主題進行多面向的考察分析後,據以剖析孔子獨特的教學理念、實踐作為與意態(生命狀態),足以構成一種獨樹一幟的「教育典型」。文中指出《論語》採用對話體卻少有辯證這既非缺點,反而有正面意涵,在於彰顯孔子教學既以「實踐」為主,宜以指點語方式指引方向,而後有待學生身體力行與體會反省,另有「迂迴」與「懸疑」兩種教法的運用,引導學生探尋更深層開闊的意涵,以及心生困惑感並激發懷疑動機。就主題關懷上,清楚可見孔子的教育理念是以「人成為人」,包含自成與成人為宗旨。這對於今日高等教育的啟發包含全人教育——人的自身完善的重新理解、師生關係實為既平等又不盡平等的相互信賴關係。

 

  本期書評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鄭英傑助理教授為本刊撰寫〈「戰場」轉移——評介《流行樂、媒體與青少年文化:從「節拍革命」到「位元世代」》〉。該書為身兼學術人與音樂人雙重身分的L. Savonardo於2020年出版的新作,意在分析流行樂、科技媒體與青少年文化的緊密關係,尤其聚焦探討二戰後1950年代的「垮世代」(beat generation)與1990年代興起的「位元世代」(bit generation)的轉變。作者以流行樂為例,指出流行樂作為青少年文化的體現,不單純只是一種娛樂消遣,並且深刻反映青少年的情感、渴望、不滿、批判、世界觀與集體想像。意即,流行樂反映他們對於社會文化的深刻洞察。再者,社會也會反過來牽引流行樂的創作、消費與傳播。在位元時代下,詞曲創作者可運用數位科技創作音樂,並領導聽眾質疑與挑戰當前僵化的社會情境,同時在數位科技(如串流音樂)的助攻下觸及更多聽眾,在開展個人主體性的同時,也尋求與同調調之群體的連結與認同。同時社會大眾也能創造專屬的音樂,參與音樂的生產。最後指出流行樂巨星(pop stars)享有的符號權力(symbolic power)能重新集結群眾,產生凝聚力與社會使命感。文末建議或可循此書範例,進行「脈絡+人群+文本」的教育研究,再者針對老掉牙(師)與新鮮感(生)的世代差異與維和感,提出以找出共同精神為溝通橋梁作為解方。

 

  自2020年初爆發Covid-19新冠疫情以來,全球民眾生活的各方面皆受到很大的衝擊與影響。在臺灣,教育上諸如遠距教學、數位課程、混成教學等因應作為至今已經成為師生日常生活的新常態(New Normal),如何及時因應急遽變化的局勢又能穩住高教育品質,著實讓教育工作者費盡心神。對於期刊編輯工作而言,電子投稿系統、電子信箱的書信往返是一直以來的慣常事務,編輯會議的召開有時不得不以線上會議方式召開,惟為學術研究品質把關以及促進教育研究蓬勃發展的嚴肅態度與作為絲毫未曾稍減。本期能定期出刊,一如往常的,要特別感謝辛勞的編輯委員、執行編輯與助理編輯的付出,當然還有作者們與審查委員們秉持學術專業與誠心交流的精神,不厭其煩、來回往復的投稿、審閱與修改文稿,為本刊讀者提供了豐盛的精神食糧。

 

教育研究集刊執行編輯  陳伊琳  謹誌

202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