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的話
Words from the Editoral
- 關鍵字:
- /
Words from the EditoralChin-Ju Mao
Learning to “Labor”? Learning to “Citizen”? A Case Study on the Citizenship Cultivation of Auto Mechanics Students at a Private Vocational High SchoolSuchiu Chen
Textbook Design to Support the Enactment of Educational Reform: Discourse Analysis of a Biology Unit in a Japanese Junior High School Science TextbookChun-Yi Lin
Book Review: Manabi and Japanese Schooling: Beyond Learning in the Era of GlobalisationRuyu Hung
Young J. Allen’s Educational Enterprise and His Introduction of American Education System in Late Ch’ing ChinaYu-Wen Chou
2020年是讓人體悟「無常為日常」的關鍵年。期刊在疫情期間,數位與實體的會議並行,我們如常出刊。本期共出版三篇論文與一篇書評。
本期出版的第一篇「做勞工?做公民?一所私立高職汽車科學生的公民養成探究」。過去的教育社會學或公民教育研究,比較多是從國民義務教育的角度討論一般學生的共同公民教育的應然與實然。但這篇切進一個我們比較容易忽視的高職學生公民養成的視角,進入一所高職學校,模仿Willis學做勞工的批判民族誌研究方法,而研究參與者卻是在臺灣強調工作者培育的汽車科的高職生。我們比較少留意高職學校的公民課程如何進行,更不瞭解高職的學生文化與公民主體建構經驗,這一篇提供很多細緻的田野觀察資料,讀來耳目一新,讓人深思當我們高調說出公民素養時,是否也惦記這些被視為勞動者的高職學生,他們的公民教育該如何做?如何引導讓他們瞭解公民教育所教的與職場所學的,都是人生有用的,因為不管是普通高中或職業類科,學生未來做什麼工作,也都是能實踐參與這社會的公民。
第二篇「支持教改實踐的教科書設計:以日本中學校理科教科書中生物單元之論述分析為例」探究日本中學校(即國中)三年級理科教科書「生命的延續性」單元設計,運用語料庫輔助論述分析方法,研究發現日本教科書的單元課程設計是由日常現象引介學生能探究的問題,圖文版式採大幅攝影供觀察討論、以角色插畫及更多能驅動學習表現的動詞,鼓勵學生投入探究活動,以此獲得概念理解,並活用概念來思考新問題。其設計融合了目標與歷程模式,創造活用科學概念與探究的情境,以解決問題、適應社會作為學習的脈絡。這一種探究式教科書的編寫方式,可作為一種引導教師教學的鷹架,它不只編寫內容,同時也把學生視為探究社群裡知識建構者與問題解決者的理念設計於教科書之中。此研究讓人看見支持新課綱理念,教科書設計也是重要途徑之一。本文對教科書編寫者,教學者及關心新課綱落實的人是重要的參考文章。
第三篇學術論文則是「晚清林樂知在華教育事業與美國教育的引介」。此文考察許多歷史檔案資料,探討監理會林樂知在華47年的教育事業和其引介美國教育到中國的貢獻。本文認為美國教育模式在林樂知的引領下,逐漸在江浙地區日盛,對在華教會圈及該區教育的影響不小。林樂知以「間接傳教」及「設學輔教」,設立學塾、中西書院、中西女塾、大學堂等。至二十世紀初,再推動整併各書院,成立東吳大學堂,以銜接所屬學校,建立一套教會學校體系,與官方體制並行。林樂知之傳教士使命,使其與教會對中國近代學制所發生的作用,可視為是對當時教育的一種革命,其歷史案例見證了中國教育西化的歷程。
這一期的書評特別邀請洪如玉教授,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之篇名,介紹2020年由智大學上野正道等作者所共同撰寫的《Manabi(學)與日本學校制度:超越全球化時代的學習》(Manabi and Japanese Schooling: Beyond Learning in the Era of Globalisation)一書。本書以「Manabi」(學)概念作為探討日本學校文化思想與實踐的樞紐,以東亞與全球文化的對照為脈絡,揭示出日本教育文化的特色。特別有意思的是本書書名「學」的文化延異,以下是洪教授的說法:
原為Manabi,日文為「学び」(「まなび」),但「學」也可以是Gakushu(「学習」)。Manabi與Gakushu用於不同脈絡,也有不同含意。Manabi直譯即為「學」,但並不只是一般性的「學」或「學習」,而是具有日本文化意義的「學」,就字源而言,Manabi與Manebi為同源,Manebi為「まねび」亦即「真似び」,作者上野正道指出Ma為「真」,ne為「似」,Manebi意味著「擬真」、「仿真」、「求真」,因此Manabi可說是求真、模仿師傅的學習過程(Ueno, 2020)。此說明對於使用漢字的讀者而言確實頗為新鮮有趣,因為中文就「學」字的演化而言,可能並未指涉到「真」,就此而言,中文與日文同樣都使用到漢字「學」或「学」,但是同一個字在不同語系文化卻有不同指涉或相關涵義。
也許讀者在未讀這段文字之前,可能以為東亞文化皆相似,然文化傳播與語言文字演繹之後,考察「學」的延異性,才得以揭露日本教育的真實本質。這是一個有趣的探究過程。本書深入日本文化語系,從各類校園活動作為一種學校制度的描述,深度刻劃日本教育「無」、「無我」、「無私」之我的教育特性,也標示出我國與日本教育最大差異之處。作為教育的文化研究,本書非常值得推薦閱讀。
從2020初春以來,全球因為Covid-19疫情的大流行,原本視為理所當然的所有日常,變得異常珍貴,人們隨時都得應變無法控制的病毒及其不斷演化的挑戰,但另一方面,臺灣卻因疫情控制得宜,從春天的驚恐到初秋的放鬆,在國際仍面對不斷攀高的染疫人數陰影下,島上人們的生活與國際的隔離,猶如兩個平行時空。本期能定期出版,仍要特別感謝各位辛苦的編輯委員們、執行編輯們和助理編輯,還有能及時修改文稿回來的各位作者們,讓我們雖無常卻能照常。當國際朋友問我學生到校上學嗎?是啊!我們仍正常上學,準時出刊。在這疫情期間祝福大家健康平安,智慧閱讀。
教育研究集刊總編輯 卯靜儒
謹誌 202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