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的話
Words from the Editoral
- 關鍵字:
- /
Words from the EditoralChin-Ju Mao
Dao of Being a Teacher that Models Itself after Nature: On the Generative Effect of Teaching by Laozi’s “Mystery” of Having and Non-havingChan-Yu Kuo
Testing the Model of Juvenile Delinquency’s Occurrence and FrequencyLing-Ling Kueh, Hsuan Hung, Yuk-Ying Tung
Using Reality Games in Off-Campus Teaching to Deepen Students’ Engaged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Case of “Inquiring After Mackay’s Footprints”Li-Hua Chen, Wei-Ling Yeh, Yueh-Mei Lin, Chao-Yueh Cheng, Hui-Mei Fan
Finnish School’s Phenomenal-based Learning Curriculum Integration Design and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Wen-Hua Chen, Meihui Liu
Reflections on the Introduction of Multicultural Courses to the School Curriculum in Democratic Societies: A Review of “Indigenous Children’s Survivance in Public Schools”Cheng-Yu Hung
本期共刊登四篇學術論文,一篇教育哲學、一篇教育社會學及二篇課程與教 學領域的文章。另外,本期也邀請洪承宇學者撰寫一篇書評,介紹並評論2020年獲頒美國教育研究學會(American Educa 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ERA)傑出圖書獎的《美國原住民族兒童在公立學校的文化抗存》一書。以下就這幾篇文章簡介,提供讀者參考。
第一篇文章《「師法自然」的教師之道:由老子無與有之「玄」論教學的生成作用》。此文從批評儒家所強調的師者「以傳道、受業、解惑為己任」開始,其論述認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的說法,易使教師產生「教師」之「名」的過分執著,視學生為需要受教的一方。作者認為此區分法容易產生教學上的副作用。因此,本文藉由闡釋老子《道德經》,提出一種「師法自然」的教師之道,論述透過教師「師法自然」之「無心無為」,才能圓熟自身教學之生成作用,進而成己成人。國內少有這類文章討論老子《道德經》義理,對於師生關係的啟發,提供「老子」觀點的哲學基礎。
第二篇文章《青少年偏差行為發生與否及發生頻率之模型建構》,則是屬教育社會學與輔導領域的青少年研究論文。本文作者就文獻研究認為青少年時期是生命成長週期中出現偏差行為的高峰期,這段成長經驗對成年後之犯罪行為有關鍵性的影響,因此青少年偏差行為的研究至為重要,特別是偏差行為的發生與程度的探討,需考慮依附關係所形成的「拉力」,以及生活緊張與偏差同儕之「推力」。本研究主要是根據各關鍵變項的內涵,釐清其對偏差行為的發生或是程度(頻率)的影響,提出零膨脹負二項迴歸模型。此研究能補足國內偏差行為研究之不足。
第三篇文章《以實境體驗遊戲融入校外教學以深化學生多面向的參與式學習與理解:以〈尋訪馬偕足跡〉為例》,則是課程與教學領域研究論文。研究者認為目前所常見的校外教學,常因未提供學生置身認知(embodied cognition)的參與式學習(engaged learning)機會,而無法深化學生對學習的參與度與理解。因此,本文研發〈尋訪馬偕足跡〉實境體驗遊戲,規劃設計實境體 驗遊戲,讓學生透過「謎題破解」、「群體表演」及「身體經驗」等進行任務破解活動,引導學生透過體驗學習等參與式學習策略,使學習者有深度學習理解的成效,以回應十二年國教 課程改革趨勢。其研究結果發現,學生親身進入淡水馬偕之路的時空之中,能發揮置身認知的作用,讓身體與空間有真實的交會,而產出超越教學設計之外的深度學習。作者最後也與理論對話,提出實踐素養導向課程與教 學的所謂「實踐智慧」。
第四篇文章《芬蘭一間學校的現象為本學習課程統整設計與學生學習表現之探究》。本文是少數進到實際號稱「現象為本」課室,以田野研究方式,獲得芬蘭課室第一手觀察資料,描繪所謂「現象為本」的課程與學習樣貌。研究結果呈現四位學生在「改變」此現象主題之自我規劃的學習方案、實施到學習成果的呈現。就其描述可見四位學生對「改變」的定義不同,學生統整學習主題與方式也有差別,顯見其對「改變」此一現象概念理解的差別。就其研究成果顯現現象為本學習是一種弱分類的課程類型,在教學溝通上也屬於弱架構,能給予學生發揮實驗性學習(experimental learning)的機會。
本期特別邀請洪承宇撰寫《美國原住民族兒童在公立學校的文化抗存》一書的書評。本書作者L. Sabzalia為美國奧瑞岡大學(the University of Oregon)助理教授,也是一位阿拉斯加沿海阿魯提克族(Alutiiq)原住民學者,她在白人的社區與學校環境中長大,其成長經驗使她認為自己的生命歷程其實也反映美國過去一直以來的印第安族群政策— 安置教育(place-based education),將原住民族孩子置入白人主流環境,以助同化與國家意識之培養。洪老師寫著:「因為這樣的人生境遇,作者的個人認同(identity)不時地在『被拯救』與『被抹去』、『親密』與『疏離』中拉扯,這些歐洲中心主義與殖民者的腳本,使她成為失根 的漂流者,在他者建構的世界裡,必須不停叩問:我是誰?而這樣的殷殷探問, 也成為了本書的問題意識」。
本書的精彩從其問題意識開始,本書寫作挑動了文化多樣性表象下的「文化抗存」(survivance)。「文化抗存」是作者借用G. Vizenor所建構的概念,此字為「生存」(survival)與「抵抗」(resistance)的結合,這個新創語其實超越了兩個原生字的意義,它強調弱勢族群如何「一方面力抗主流文化的歧視與壓迫,同時又在這樣夾縫中求生存的強靭生命力」。「作者運用『文化抗存故事敘說』(survivance storytelling)作為貫穿本書的研究方法,藉由書中原住民學生、家長、社區組織、學校教師與地方教育局等真實故事,凸顯教育場域中無所不在的權力不對等、主流文化對原住民族的汙名與扭曲詮釋,進而映照出印第安族群所綻放的勇氣、奉獻與對抗,不僅表達了印第安人長久以來如何阻擋種族壓迫,更積極勾勒出週旋於霸權之中如何協商、反轉劣勢、尋求民族自決的未來可能性」。本書主要目的也在反思美國現有的印第安族群教育制度,包含政策、課綱、教材、教學、評量與活動裡,有哪些雖然以多元文化教育做包裝,卻仍暗藏殖民主義偏見,在看似「無害」的校園文化推廣活動中。本書分二大部分,共六章,也就是六個故事。洪承宇書評最後提到Sabzalian所敘寫的文化抗存故事中,其實沒有令人義 憤填膺的不公不義,而是娓娓道出學校日常生活中的「微歧視」,「本書中許 多的印第安文化抹除多數都是非刻意的(not intentional),但也絕非意外(not incidental)」。這句話同樣也可拿來提醒我們:是否我們日常社會與校園生活中也存在「非刻意的」「微歧視」呢?從洪老師對本書的介紹與評價,此書絕對可以成為臺灣最新多元文化教本的重要選擇,當多元文化教育成為抽象高遠的正義教條或「無害」的校園文化活動之際,我們又如何體察日常生活中的「微歧視」呢?也許這正是臺灣社會與校園多元文化教育的下一課吧!
每期得以順利出刊,是每位參與者的辛勞,要特別感謝投稿者與審查者,以及編輯委員會的所有委員,包括我們的執編與助理編輯。作為文字工作者不容易,但作為文字工作者的工作者,往往吃力不討好,更無法是省油的燈,每每看見審查意見,好幾頁的文字,是需要看多久、花多少時間,才能理解並與作者文字溝通呢?每期出版的文章,若能提升知識品質,達到思想交流,成為學術界的 饗宴,那這份耗時花眼力的工作,將永遠讓人覺得值得!
教育研究集刊總編輯 卯靜儒 謹誌
202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