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從知識轉移理論探究四位於 1928 至 1939 年間留德修得教育學博士學位
的學者,回到中國與臺灣之後在著述、講學與實踐活動中,如何將德國所學到的
教育學理論在本國情境中加以傳播與轉化;另,亦從近代中國教育學發展史角度,
為他們在我國教育學發展史地位做歷史評價,以展望未來我國教育學可能努力方
向。研究發現,他們對於德國教育學之接受,不僅止於純粹理論或是學科知識的
層次,更包含實踐行動;不只包含「再脈絡化」的吸收與理解,也具有主體意識
的「內在化」踐履層次。此外,他們強調中國傳統教育文化思想中之優美部分,
且將傳統中國文化與西方教育學理論相提並論,顯示出建立兩者連結關係之企
圖:努力追求中國與西方文化之和諧交融,並且嘗試建構一種新的中國/臺灣教
育學。這是德國教育學之高度轉化,也是德國教育學對中國教育學之啟示。
This paper aims at analyzing the knowledge transfer of German pedagogy in
China and Taiwan by four educationists who studied in Germany. They not only helped
disseminate and promote German pedagogy, but also put its fundamentals and spirit in
to practice. Moreover, they attempted to develop a pedagogy by combining the essenc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heir knowledge transfer, which involved
externalization, recontextualiz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is a highly tactic transformation
of German pedagogy to both China and Taiwan.
中國教育學會、師大教育研究所(主編)(1976)。田故教授伯倉先生紀念文集。臺北市:
編者。
王文俊(1960)。教育的展望。臺灣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3,83-95。
王文俊(1963)。騮師與邊疆教育。載於大陸雜誌社(主編),朱家驊先生逝世紀念冊(頁
426-431)。臺北市:大陸雜誌社。
王文俊(1965a)。中學訓育之理論與實施。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
王文俊(1965b)。從理論到實踐。載於吳兆棠博士逝世週年紀念籌備委員會(編),吳兆
棠博士紀念集(頁 135-137)。臺北市:編者。
王文俊(1967)。哲學概論。臺北市:正中。
王文俊(1974)。陶冶理想與教育動力──介紹斯勃朗格晚年思想。臺灣師大教育研究所
集刊,16,51-66。
王文俊(1975)。精神與精神科學釋義。臺灣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17,27-38。
王文俊(1976)。敬悼我國文化教育學導師田培林博士。載於中國教育學會、師大教育研
究所(主編),田故教授伯倉先生紀念文集(頁 22-28)。臺北市:編者。
王文俊(1977)。人文主義與教育。臺灣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19,15-46。
王文俊(1978)。今日我國大學使命。臺灣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0,37-55。
王文俊(1981)。青海興學記:創辦青海湟川中學經驗談。臺灣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3,
1-24。
王文俊(1983)。人文主義與教育。臺北市:五南。
王文俊(編譯)(1958)。青年期心理學。臺北市:臺灣省教育廳編審委員會。
王煥琛(1994)。吳兆棠先生教育風範。臺灣教育月刊,525,11-14。
田培林(1956)。教育史。臺北市:正中。
田培林(1960)。德國義務教育的演進與現況。教育與文化,249/250,45-49。
田培林(1962)。擬請改定學制以配合社會文化經濟之發展案。今日教育,3,11-13。
田培林(1963)。西德師範教育實施現況及其問題。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
研究(頁 91-114)。臺北市:正中。
田培林(1965)。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學校制度。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學校制度研
究(頁 99-129)。臺北市:正中。
田培林(1976)。教育與文化:田培林先生的教育哲學(上、下冊)。臺北市:五南。
田培林、許志偉(1968)。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社會教育。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社
會教育研究(頁 81-96)。臺北市:商務。
安徽省休寧中學網頁(無日期)。2008 年 2 月 13 日,取自 http://61.191.66.139/shownews.
asp?newid=232
西北農林大學網頁(無日期)。2008 年 2 月 12 日,取自 http://www.nwsuaf.edu.cn/nwsuaf/
export/sites/nwsuaf/column/xxgk/lsyg/ index.html
余英時(1984)。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臺北市:聯經。
吳兆棠(1954)。訓練原理與實施。臺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
吳兆棠(1957)。青少年心身鍛練。臺北市:文英。
吳兆棠(1966)。吳兆棠博士文集(上、下冊)。臺北市:臺灣書店。
吳兆棠博士逝世週年紀念籌備委員會(主編)(1965)。吳兆棠博士紀念集。臺北市:編者。
吳俊升(1972)。中國教育需要一種哲學。載於教育與文化論文選集(頁 45-54)。臺北市:
商務。
呂建政(1995)。童軍教育的發展趨勢。公民訓育學報,4,229-244。
周愚文(1992)。中國文化教育大師:田培林。載於劉焜輝(主編),人類航路的燈塔:當
代教育思想家(頁 92-109)。臺北市:正中。
河南大學網頁(無日期)。2008 年 2 月 12 日,取自 htt://www.henu.edu.cn/lsyg.htm,www.henu.
edu.cn/lrld.htm
教育部部史網站(無日期)。2008 年 2 月 12 日,取自 http://history.moe.gov.tw/employee.
asp?id=22
許恪士(1957)。教育概論。臺北市:臺灣東方。
許恪士(1958)。思想判斷(理則學)參考資料。臺北市:中央警官。
許恪士(無日期)。教育研究,中國地方自治涵授學校講義(第 12 冊)。臺北市:中國地
方自治涵授學校。
許恪士(1963,10 月 25 日)。答覆一位德國朋友的信。中央日報,6 版。
許恪士先生紀念集編輯委員會(主編)(1968)。許恪士先生紀念集。臺北市:編者。
陳繩德(1990)。許恪士傳。國史館館刊,復刊 9,220-222。
鈕則誠(2005)。教育學是什麼。臺北市:威仕曼。
楊亮功、伍振鷟(1981)。七十年來教育思想的發展。載於郭為藩(主編),中華民國開國
七十年之教育(上冊)(頁 1-49)。臺北市:廣文。
賈馥茗(1998)。田培林傳。載於國史館(主編),國史擬傳(第七輯)(頁 79-93)。臺北
縣:國史館。
賈馥茗(口述)、張鍠焜(整理)(1990)。師大教育研究所的建立和發展經過──對碩士
班學生講話。臺灣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32,1-13。
劉延濤(1976)。吾師田伯倉先生行述。載於田培林,教育與文化(卷首)。臺北市:五南。
劉蔚之(2007)。跨國知識轉移研究:以中國對德國教育學的接受與轉化(1928-1943)為
例。師大學報:教育類,52(3),43-64。
鄭金洲、瞿葆奎(2002)。中國教育學百年。北京:教育科學。
薛化元(1982)。革命實踐研究院簡史。臺灣歷史辭典。2008 年 4 月 23 日,取自 http://nrch.
cca.gov.tw/ccahome/website/site20/contents/009/cca220003-li-wpkbhisdict002027-0618-u.
xml
顧明遠(1989)。教育大辭典。上海市:上海教育。
BArch, N 1182/245. Koblenz: Bundesarchiv.
Horn, K.-P. (2002). Konkurrenz und Koexistenz: Das Pädagogische Seminar und das Institut für
Politische Pädagogik in der Zeit der NS. In K.-P. Horn & H. Kemnitz (Eds.), Pädagogik
unter den Linden. Von der Gründung der Berliner Universität im Jahre 1810 bis zum Ende
des 20. Jahrhunderts (pp. 221-252 ). Stuttgart, Deutschland: Steiner.
Li, Z. H., & Schwarcz, V. (1983/1984). Six generations of modern Chinese intellektuals.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17(2), 42-56.
Liou, Wei-chih (2006). “Aus Deutschem Geistesleben…”: Zur Rezeption der deutschen Paedagogik
in China und Taiwan zwischen 1900 und 1960. Leipzig, Deutschland: Leipziger
Universitaets- verlag.
Phillips, D., & Ochs, K. (2003). Process of policy borrowing in education: Some explanatory
and analytical devices. Comparative Education, 39(4), 451-461.
Schriewer, J. (1987). Vergleich als Methode und Externalisierung auf Welt: Vom Umgang mit
Alterität in Reflexionsdisziplinen. In D. Baecker et al. (Eds.), Theorie als Passion (pp.
629-668). Frankfurt a. M., Deutschland: Suhrkamp.
Schriewer, J. (1999). Konstruktion von Internationalität: Referenzhorizonte Pädagogischen Wiss-ens
im Wandel Gesellschaftlicher Systeme (Spanien, Sowjetunion/Russland, China). In
H. Kaelble & J. Schriewer (Eds.), Gesellschaften im Vergleich (pp. 151-258). Frankfurt a.
M., Deutschland: Lang.
Schriewer, J. (2004). Multiple internationalities: The emergence of a world-level ideology and
the persistence of idiosyncratic world-views. In C. Charle, J. Schriewer, & P. Wagner (Eds.),
Transnational intellectual networks: Forms of academic knowledge and the search for cultural
identities (pp. 473-533). Barcelona, Spain: Pomares.
Steiner-Khamsi, G. (2002). Re-framing educational borrowing as a policy strategy. In M. Caruso
& H.-E. Tenorth (Eds.), Internationalisation (pp. 57-89). Frankfurt a. M., Deutschland:
Lang.
Steiner-Khamsi, G. (2003). Vergleich und Subtraktion: das Residuum im Spannungsfeld zwischen
Globalem und Lokalem. In H. Kaelble & J. Schriewer (Eds.), Vergleich und Trasfer.
Kompararistik in den Geschichts-, Sozial- und Kulturwissenschaften (pp. 380-397).
Frankfurt a. M., Deutschland: Kampus.
Wang, W. J. (1937). Berufsschulwesen in Deutschland bis zum Jahre 1933. Diss. Phil. Ber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