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輯.第四期 - 2008-12-31

以青少年保護為核心的媒體素養教育: 從管制「性」資訊談起

Adolescent Protection as the Core of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Beginning with Limiting Sexual Information

作 者:
許育典、陳碧玉 / Yue-Dian Hsu, Be-Yu Chen
關鍵字:
青少年保護、媒體素養教育、性資訊、九年一貫課程 / adolescent protection,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sexual information, grade 1-9 curriculum
  • 摘要
  • 英文摘要
  • 參考文獻
  • 全文下載
管制「性」資訊,似乎一直受到大多數人民的支持,其中最吸引人的管制理 由便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全。然而,將青少年保護在一個符合大人想法的世界裡, 真的有助於青少年的身心健全嗎?但是,如果一味地開放,似乎又免除不了青少 年受影響的疑慮。就此而言,本文雖然肯認青少年身心健全做為國家進行規制的 目的,可是,卻不認為當國家對「性」資訊進行管制時,能達到其所欲保護青少 年的目標。而且不可否認地,媒體是青少年獲取「性」資訊的最大可能。因此, 本文認為與其隔絕青少年接觸「性」資訊的機會,倒不如讓青少年擁有面對媒體 所需具備的素養。也就是說,在管制「性」資訊不但會侵害人民的基本權,還無 法達成保護青少年目的的狀況下,應在九年一貫課程中融入媒體素養教育,讓青 少年擁有面對資訊的能力,才能真正促進其身心健全。
It seems most people advocate the idea of limiting sexual information to adolescents. Among the reasons, the most appealing is to let adolescent have a sound body and mind. On the one hand, is it good for adolescents to be knowledgeable about sexuality? On the other hand, if sexual information is too freely available to adolescents, it is thought the sexual information will have negative impacts on them. This article believes it is important to let adolescents have a sound body and mind, but yet this cannot be achieved by limiting sexual information. No doubt it is easier and more likely for adolescents to get sexual information from the media. For this reason, providing adolescents with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is a better idea than restraining them from getting sexual information. That is, limiting sexual information not only violates people’s fundamental rights but also fails to let adolescents have a sound body and mind. To sum up, developing adolescent’s ability to handle and decipher information by providing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in Grade 1-9 curriculum is the best way to help adolescents properly grow.
王嘉陵(2006)。國小場域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之探究:批判教育學觀點。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余陽洲(2003)。媒體公民教育的重要概念與教學特色。師友,436,21-24。
吳知賢(1998)。兒童與電視。臺北市:桂冠。
吳知賢(2002)。媒體教育對青少年發展的意義暨推展策略。國家政策論壇,2(4),45-52。
吳翠珍(1998)。兒童收看電視卡通行為研究:兼論媒體素養。教育資料文摘,251,48-75。
吳翠珍(2004)。臺灣媒體教育的實驗與反思。臺灣教育,629,28-39。
李秀美(2007)。陪孩子善用媒體:數位媒體下的兒童教育。臺北市:慈濟傳播。
李震山(2007)。資訊權:兼論監視錄影器設置之法律問題。載於李震山,多元、寬容與
人權保障:以憲法未列舉之保障為中心(頁 193-260)。臺北市:元照。
沈美如(2002)。公共圖書館讀者資訊素養之研究:以臺南市公共圖書館為例。國立中興
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周典芳(2005)。媒介與性別。載於毛榮富等(合著),媒介素養概論(頁 213-242)。臺北
市:五南。
林子斌(2001)。媒體識讀與多元文化課程:以日本偶像劇為課程設計素材。國立花蓮教
育大學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林子斌(譯)(2006)。D. Buckingham 著。媒體教育:素養、學習與現代文化(Media
education: Literacy, learning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臺北市:巨流。
林子儀(2002)。言論自由導論。載於李鴻禧等(合著),臺灣憲法之縱剖橫切(頁 103-
179)。臺北市:元照。
林俊賢(2003)。網路素養、網路成癮、網路色情與性態度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教師為
例。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林福岳(2005)。媒介中刻板印象之建構。載於毛榮富等(合著),媒介素養概論(頁
151-176)。臺北市:五南。
法治斌(1982)。知的權利。法學叢刊,105,73-78。
法治斌、董保城(2006)。憲法新論。臺北市:元照。
柯雲娥(2004)。傳播學門大學生資訊素養能力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殷琪(2006)。網路色情資訊管制與分級制度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未出版,臺北市。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臺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臺北縣:韋伯
文化。
孫國華、施宏彬、林乃慧(2006)。教育學導論。高雄市:麗文。
袁世忠(2008,5 月 4 日)。色情媒體初體驗 4 成在國中。蘋果日報,A6 版。
張錦華、黃浩榮(2001)。監督媒體 DIY:抗爭媒體的六大實例。臺北市:法蘭克福工作室。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站。2008 年 5 月 25 日,取自 http://
teach.eje.edu.tw/
教育部(2002)。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2008 年 5 月 25 日,取自 http://mediaportal.moe.
gov.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committee02
莊雅莉(2004)。我國國民中學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統整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育典(2002)。法治國與教育行政:以人的自我實現為核心的教育法。臺北市:高等教
育。
許育典(2006)。文化憲法與文化國。臺北市:元照。
許育典(2008)。憲法。臺北市:元照。
許宗力(2007a)。談言論自由的幾個問題。載於法與國家權力(二)(頁 193-225)。臺北
市:元照。
許宗力(2007b)。權力分立與機關忠誠。載於法與國家權力(二)(頁 291-339)。臺北
市:元照。
許怡安(2001)。兒童網路使用與網路媒體素養之研究:以臺北縣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佳穎(2006)。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教師對媒體素養教育知覺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宜倩(2007)。放輕鬆!只是性嘛!:評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95 年簡字第 676 號判決。臺
灣本土法學,97,219-221。
陳尚蕙(2006)。國民小學教師媒體素養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芸芸(譯)(2000)。N. Abercrombie 著。電視與社會(Television and society)。臺北
市:韋伯文化。
陳瑞洲(2003)。積極資訊收集權憲法定位之研究:以立法程序資訊公開為例。東海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章五奇(2001)。電視文化批判課程之研究:從批判教育學的觀點。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
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彭雅君(2004)。多元文化政策與實踐的斷裂:以互助國小為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洲松(2003)。媒體文化與媒體素養教育。載於林志忠等(合著),E 世代教師的科技媒
體素養(頁 91-118)。臺北市:高等教育。
劉靜怡(2005)。一個自由主義女性法學者的憲法反思:錯亂「淨化」價值觀下的情色言
論規範框架曾否改變?。律師雜誌,313,38-60。
潘玲娟(2005)。電視暴力研究:理論與現象之解讀。臺北市:秀威資訊。
蔡安繕(2004)。國民中學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國基(2007)。臺中縣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語文(國語文)學習領域實施現況調查研
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蔡筱穎(譯)(2000)。P. Bourdieu 著。布赫迪厄論電視(Sur la télévision)。臺北市:
麥田。
鄭明椿(譯)(1998)。J. Fiske, & J. Hartley 著。解讀電視(Reading television)。臺北市:
遠流。
盧非易(1995)。有線電視無限文化。臺北市:幼獅。
謝祥揚(2005)。政府提供資訊行為法制化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市。
Arndt, A. (1966). Das Gewissen in der oberlandesgerichtlichen Rechtsprechung. NJW, 2206-
2215.
Beckmann, R. (1998). Karlsruhe und das “Kind als Schaden”. Zeitschrift für Lebensrecht, 1-16. 
Buchmann, R. (1985). Pädagogik und Menschenwürde. Bern, Schweiz: Stuttgart.
Bullinger, M. (1989). Freiheit von Presse, Rundfunk, Film. In J. Isensee & P. Kirchhof (Eds.),
Hand "buch des Staats" rechts (Bd. VI)(§142, Rn. 89ff.). Heidelberg, Deutshland: C. F.
Müller.
Derleder, P. (1996). Verfassungsrechtliche Schutzgebote zum Wohle des Kindes. RdJB, 496-505.
Dreier, R. (1991). Recht — Staat — Vernunft (1. Aufl.). Frankfurt / M.: Suhrkamp.
Engels, S. (1997). Kinder-und Jugendschutz in der Verfassung-Verankerung, Funktion und
Verhältnis zum Elternrecht. AöR, 212-247.
Erichsen, H.-U. (1978). Verstaatlichung der Kindeswohlentscheidung? Zur verfassungsrechtlichen
Bestimmung des schulischen Erziehungsrechts. VVDStRL, 4-28.
Fehnemann, U. (1980). Die Bedeutung des grundgesetzlichen Elternrechts für die elterliche
Mitwirkung in der Schule. AöR, 529-548.
Fehnemann, U. (1988). Elternrecht und Schule. RdJB, 444-456.
Gröschner, R. (1995). Menschenwürde und Sepulkralkultur in der grundgesetzlichen Ordnung.
Bern, Schweiz: Stuttgart.
Hoffmann-Riem, W. (1996). Fernsehwerbung und Kinder. RdJB, 48-62.
Hoffmann-Riem, W. (2002). Kommunikationsfreiheit. Baden-Baden, Deutschland: Nomos.
Hsu, Yue-dian, (2000). Selbstverwirklichungsrecht im pluralistischen Kulturstaat. Zum Grundrecht
auf Bildung im Grundgesetz. Berlin, Deutschland: Duncker & Humblot.
Isensee, J. (1992). Geimeinwohl und Staatsaufgaben. In J. Isensee & P. Kirchof (Eds.), HStR (Bd.
III) (pp. 1-37). Heidelberg, Deutschland: C. F. Müller.
Jach, F.-R. (1984). Elternrecht, staatlicher Schulerziehungsauftrag und Entfaltun- gsfreiheit des
Kindes. KJ, 85-98.
Kaiser, G. (1998). Kinder und Jugendliche als Subjekte und Objekte in der Welt der Normen.
RdJB, 145-155.
Katz, A, (1999). Staatsrecht. Heidelberg, Deutschland: C. F. Müller.
Kriele, M. (1992). Einführung in das Staatslehre (1.Aufl). Bern, Schweiz: Stuttgart.
Loock-Wagner, O. (2000). Das Internet und sein Recht. Bern, Schweiz: Stuttgart.
Luhmann, N. (1996). Die Realität der Massenmedien. Opladen, Deutchland: VS Verlog.
Maslow, A. H. (1973). Psychologie des Seins. Ein Entwurf. München, Deutschland: Kindler.
Maurer, H. (2005). Staatsrecht. Müchen, Deutschland: C. H. Beck.
Richter, I. (2000). Das Kinder-und Jugendhiferecht als Teil des Sozialrechts. RdJB, 112-123. 
Rogers, G. R. (1979). Lernen in Freiheit (3. Aufl). München, Deutschland: Kösel-Verlag.
Rummel, C. (1998). Die Kindschaftsrechtsreform: ein einführender Überblick. RdJB, 156-179.
Rummel, G. (1989). Kindeswohl. RdJB, 394-405.
Schapp, J. (1998). Grundrechte als Wertordnung. JZ, 913-925.
Schmidt-Jortzig, E. (1989). Meinungsfreiheit und Informationsfreiheit. In J. Isensee & P.
Kirchhof (Eds.), Hand “buch des Staats” rechts (Bd. VI) (p. 141). Heidelberg, Deutschland:
C. F. Müller.
Stein, E. (1971). Gewissensfreiheit in der Demokratie. Tübingen, Deutschland: J. C. B. Moher.